技术储备是提升舰船性能的核心资源,主要通过蓝图研究、舰船升级和活动参与三种途径获取。蓝图研究是最直接的获取方式,开启非通用系列蓝图箱时,每个箱子包含特定舰船的技术值,研究完成后可增加1点技术值。重复获取相同蓝图时,系统会自动将其转化为5点技术值。舰船升级则是通过战斗积累经验,每提升1级可获得1点技术值,但需注意与NPC战斗最多只能升至30级,满级50级需通过PVP或模拟战斗实现。参与游戏内定期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,也能获取技术值或相关资源包,这类活动通常附带额外知识讲解或玩家交流环节。
武器技术调校是技术储备的高级应用方向,玩家需投入特定武器技术解锁舰船系统的强化项。调校完成后,舰船蓝图将永久保留强化效果,即使返回枢纽星系也不会重置。强化项涵盖炮弹改良、功率矩阵、快速武器维护等多个维度,需根据舰船类型和战斗需求选择适配方案。星系限定技术是调校系统的特殊分支,仅在特定协议或星系环境中生效,例如阵型协同技术可改变舰船站位,指挥协同技术能降低巡洋舰指挥值消耗。这类技术需要通过武器技术兑换,且对舰船级别或型号有严格要求。
资源采集效率直接影响技术储备的积累速度。金属、晶体、重氢作为基础资源,需通过工程船采集或城建建筑产出。前期建议采用1金属、1重氢、6晶体的工程船配比,中期需增加金属采集比例。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占用并提供10%-30%的采集加成,但仅限同盟成员使用。高等级矿点虽储量更大,但采集速度与低级矿点相同,优先连接基地周边的矿点更为实际。资源转换功能在贸易管理中心开放后可用,但重氢换金属的损耗较高,不宜作为主要获取渠道。
战斗策略优化能加速技术值获取进程。7级及以上野怪需采用分舰队战术,主力舰队接敌后派遣单艘垃圾船吸引增援部队,形成单挑局面以降低难度。中立1级黄色据点适合刷经验,击败全部护卫舰可获得55万经验值,撤退维修后据点舰队会刷新可重复挑战。封锁任务需谨慎选择,内圈高辐射区域相对安全,而外围封锁可能引发工程船大规模损失。舰队撤退时建议立即使用工程局加速返回,避免行进路线暴露基地位置。
建议3-5名玩家共享矿区,既能提高采集效率,也便于应对突发争夺。科研基地的模块装配需考虑战舰类型和战略需求,每艘战舰的模块插槽有限,优先选择提升核心性能的模块。蓝图研究界面可查看舰船概率分布,护卫艇3%、驱逐舰2.5%的出货率表明前期应以这两类舰船为主要培养对象。技术值分配需遵循前排强化护甲、后排强化输出的基本原则,过度分散投入会导致战力提升不明显。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